【繼承系列】如何自己辦理繼承登記

何翠樺(脆瓜)
繼承意思 遺產繼承期限 遺產繼承分配 遺產繼承流程 遺產繼承順位及比例 最新繼承法民法繼承順位 代書 地政士 繼承 推薦 分割繼承 自己辦繼承 繼承怎麼辦 節稅 長輩過世 除戶登記 死亡除戶 遺產稅 地政 桃園 龜山 蘆竹 新北 三峽 樹林 鶯歌 北大 八德 大溪 代書 脆瓜地政士 脆瓜地政識

其實要自己辦繼承並不難,前提是要案情單純、有時間,像我婆婆就常說,以前山上長輩的農地過戶到子女身上,都是他們自己跑自己辦的。

所以其實你也可以辦得到,一件單純的繼承案件,業界收費行情大約或落在3萬元左右,費用視繼承人及標的多寡,以及案情複雜程度再往上遞增(通常多一筆不動產或多一人+2000元)。

在教大家如何自辦繼承之前,首先要對繼承有基本概念,判斷自家是屬於哪一種方式辦理,所附文件不盡相同。

另外,還是要先跟大家提醒,要省錢自辦繼承固然好,但建議要確認繼承辦竣後,不動產相關規劃為何?未來使用規劃不同,建議辦理情形也不盡相同,可先洽地政士諮詢後再行辦理,避免未來產生額外稅負得不償失。

繼承主要分成三大類:

  • 一般繼承:按法定應繼份,每一筆不動產都依照法定持分分配。
  • 分割繼承:由繼承人們自由協議如何分配,也是目前做多人選擇的辦理方式。
  • 公同共有:當暫時不知道該如何分配,或是意見不合、協議分配不成、有人無法會同辦理,或希望每一筆財產的處分都需要經過全體繼承人同意者,就會先辦成公同共有。(如果協議不成先辦成公同共有,至少可以避免被處以登記費罰鍰)

以下用表格來呈現優缺點及進一步解釋 (以廣志一家為例: 廣志過世後遺有別墅一棟、農地A、B、C共3筆,繼承人則有配偶美芽及子女-小新、小葵共3人)

  一般繼承 分割繼承 公同共有
定義 每一筆不動產都依照法定應繼持分分配。 由繼承人自由協分配。 全體繼承人共有,未經全體同意不得處分。
範例解說 美芽、小新、小葵對別墅及ABC農地都持有三分之一的持份,可以就自己的三分之一各自自由處分。 經過三個人協議決定,由美芽繼承別墅全部,小新繼承ABC農地,小葵不繼承不動產只拿現金。 三個人對每一筆不動產只有潛在應有部分,沒有能單獨處分的持份,需要經過三個人全體同意才能處分每一筆不動產。
登記原因 繼承 分割繼承 繼承
應備文件

登記申請書
登記清冊
繼承系統表
廣志除戶謄本
全體繼承人現戶戶籍謄本
權狀或遺失切結書
遺產稅完/免稅證明書
(文件蓋全體繼承人普通章)

登記申請書
登記清冊
繼承系統表
廣志除戶謄本
全體繼承人現戶戶籍謄本
權狀或遺失切結書
遺產稅完/免稅證明書
分割協議書
全體印鑑證明
(文件蓋全體繼承人印鑑章)

登記申請書
登記清冊
繼承系統表
廣志除戶謄本
全體繼承人現戶戶籍謄本
權狀或遺失切結書
遺產稅完/免稅證明書
(由任1為繼承人單獨辦理)
(蓋1個人的普通印章)
所需文件 中間 最多 最少(可單獨辦理)
自由處分程度 中間 最高 最低
  只能處分自己的1/3。 可自由處分所分配到的產權。   權狀都會是公同共有1/1,沒有自己的持分,只有潛在應有部分,處分需要全體同意。
優點 可以保障未來遺產出售時,各自能分得1/3的價金 最有效率的繼承方式,能有完全的自主權。 對每一筆不動產都能參與決定。
缺點 需考慮後續增值稅、房地合一稅節稅規劃。
人數越多,代書費處理費用越高
需取得全體繼承人的印鑑證明及蓋印鑑章,申請較耗時。
(第一次申請印鑑證明需本人到戶籍地的戶政申辦)
處分不易。
可以用土地法34-1多數決或是判決分割遺產,兩者均耗時、成本較高。

分割繼承

首先教大家自由處分最自由、有效率的方式⮕分割繼承。
重要提醒!!!如部分繼承人有積欠債務,千萬不能用分割繼承喔!詳情見【繼承系列】繼承人有債務糾紛怎麼辦

辦理過程中我們需要奔走的機關如下:

  1. 戶政事務所
  2. 國稅局/地方稅捐機關
  3. 地政事務所
  • 每一關申請到的所有文件,之後各機關會再重複需要使用到,所以不管跑哪一關請將申請後拿到的資料全部帶在身上
  • 自己的身分證影本+印章,每一關都要帶
  • 如果自己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另須上網先印好委託書,並請第一順位繼承人填妥委託書,及交付身分證影本、印章

Step1:戶政事務所

首先至戶政申請被繼承人除戶謄本及所有繼承人現戶謄本(僅能申請直系血親之戶籍謄本,旁系血親應另寫委託書)、申印鑑證明(第一次申請印鑑證明需要本人、攜帶印鑑章、雙證件,親自至戶籍地的戶政辦理)。

  • 如果曾經申請過印鑑證明者,得簽具委託書委託他人代理,但要確定記得當初申請之印章是哪一顆,請將印章、委託書、身分證影本交給受託人。
  • 除戶謄本及印鑑證明建議至少申請3份,避免之後多跑一趟,如果已知被繼承人所遺動產及不動產非常分散,請再自行評估多請幾份(地政、國稅、各家金融機構繼承現金都會需要)。
  • 印鑑證明用途:「繼承」或不限定用途

小提醒:拋棄繼承是法律用語,專指去法院辦理拋棄而言,與分割繼承協議不參與分配遺產是不同的意思,要注意勿選錯用途。

應備文件 辦理事項
  1. 雙證件、印鑑章
  2. 委託書及委託人的身分證影本、印章
申請:
-除戶戶籍謄本
-繼承人現戶戶籍謄本
-繼承人印鑑證明

Step2:國稅局或地方稅捐機關

為釐清被繼承人遺產總共有哪些,因此要到「國稅局」或「地方稅務機關」申請被繼承人的財產及金融遺產等資料。

  • 查調各金融機構遺產資料需要約30個工作天,可以申請將資料郵寄到家。
  • 財產清單當天就可以取得,可以在等待金融遺產查調期間,先去鄰近認一地政事務所申請財產清單上所列的土地及建物第一類謄本,順便索取繼承便利包(登記申請書、繼承系統表、遺產分割協議書2份),之後申報遺產稅時會用到。
應備文件 辦理事項
  1. 除戶戶籍謄本
  2. 申請人的身分證+印章
    (如為代理人另需委託書+代理人身分證+印章)
申請財產清單、金融遺產資料   

Step3: 被繼承人戶籍所在地之國稅局

收到金融遺產資料後,攜帶所有文件赴被繼承人戶籍地之國稅局申報遺產稅之,後國稅局會發給遺產稅免稅證明書或繳款書(繳完後會發給遺產稅繳清證明書)。
全國各國稅局服務轄區:https://reurl.cc/aq5bDD

  • 也可以運用「遺產稅線上遺產稅申報稅額試算」,整合Step2+ Step 3,線上查調財產及試算遺產稅,於收到國稅局查調資料及試算結果後,如果符合簡易案件申報,回復確認申報後就完成遺產稅申報了。
應備文件 辦理事項
  1. 除戶戶籍謄本
  2. 所有繼承人現戶戶籍謄本
  3. 繼承系統表
  4. 財產清單、金融遺產資料
  5. 第一類土地/建物謄本
申報遺產稅  

Step4: 地方稅捐機關

雖然大多數地政機關就設有簡易稅務櫃台,但還是建議可以先持著遺產稅單至地方稅務機關查欠地價稅房屋稅另外分割繼承因為是契約行為,須要繳印花稅,可以請稅捐機關開印花稅總繳單(不然就得去郵局買郵票來貼在分割協議書上,擔心大家貼得很亂,建議還是請稅捐開印花總繳單比較妥當)

應備文件辦理事項
遺產稅單身分證明文件+印章1. 查欠地價稅、房屋稅
2. 開立印花總繳單並繳納

Step5:地政事務所

1.查欠稅

如果沒有去step4地方稅捐機關者,大多數北部的地政均設有簡易稅務櫃台(建議先電洽確認),可將國稅局核發之遺產稅單拿到稅務櫃台補查欠地價稅、房屋稅。

分割繼承則需在分割協議書上黏貼印花(可以自己在郵局買好印花也可以/印花就是郵票),要買多少印花?請將遺產稅單上的遺產總額乘以1/1000。

2. 填寫申請書表+整理案件

可以請服務台協助指導如何填寫申請書、遺產分割協議書(網路及地政現場都有詳細的範例,真的不懂也可以請服務台協助只是需要耐心等待喔!)

自己辦建議都要請服務台協助整件,將案件應備文件確認過後依序排列整齊在抽號碼送件,避免到時候因為小疏忽而需要再來地政補件。

收件後需要經過層層關卡審核,大約5個工作天(各縣市辦理時效規定不一),如接獲結案簡訊後,就可以攜帶登記規費收據+當初申請書的代理人印章至地政機關領權狀了。

應備文件 辦理事項
  1. 登記申請書
  2. 登記清冊
  3. 繼承系統表
  4. 遺產分割協議書2份
  5. 戶籍謄本(被繼承人除戶+所有繼承人現戶各1份)
  6. 全體繼承人印鑑證明(親自到場核對身分則免)
  7. 遺產稅免/完稅證明書
  8. 權狀或遺失切結書
    (以上文件需均蓋妥印鑑章或將印鑑章全部攜帶至地政,或全體至地政現場核對身分)
  1. 於簡易稅務櫃台查欠:地價稅、房屋稅、印花稅
  2. 於服務台:
    -整理案件(也可以申請郵寄領回服務)
    -填寫所有申請書表
    -初步確認文件是否齊全
  3. 抽號碼牌臨櫃收件送過戶。  

Step6:地方稅捐機關

最後!!!超重要不要忘記,過戶完成後,要記得回到地方稅捐機關重新申請自用地價稅、房屋稅(須本人、配偶、直系親屬設有戶籍),因為一旦所有權人異動,將改以一般稅率核課!有自用需求者記得於戶口遷入後,赴稅務機關申請自用地價稅及房屋稅喔!

有任何問題也歡迎洽詢脆瓜提供協助,祝福大家順利辦妥繼承登記,節省萬元代辦費。自己辦的最大訣竅就是靠一張嘴「問出來的」,請於各個機關奔波辦理時,多問、多請服務人員協助及確認,避免來回補正、請事假,最後反而傷神費力~

✨記得訂閱我的電子報收到更多地政/不動產/節稅規劃小知識喔✨

你也許喜歡

發表評論

脆瓜 地政識

我是脆瓜,如果支持我的理念,歡迎訂閱我的文章或頻道,給我更多動力持續分享與陪伴大家^^

首頁
關於脆瓜
服務項目
最新消息
聯絡我們

歡迎訂閱

即刻訂閱脆瓜,給您更多知識!

Copyright © 何翠樺 by frankknow